助力美丽北京建设,全市检察机关5年办理公益诉讼案超四千件

xiaofeng
助力美丽北京建设,全市检察机关5年办理公益诉讼案超四千件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张宇

助力美丽北京建设,全市检察机关5年办理公益诉讼案超四千件
(图侵删)

9月26日下午,北京市检察院召开“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助力美丽北京建设”新闻发布会,据通报,2018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4369件,办理诉前程序案件2158件,提起公益诉讼56件,督促修复被损毁、污染的土地600余亩,拆除违法建筑8万余平米,清除违法堆放的各类生活垃圾和固体废物40万余吨,法院已判决公益诉讼案件共判令被告承担生态修复费用等共计6635.4万元。

据通报,5年多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办理了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案件。

昌平区检察院针对通报中提出的某石材公司非法占用农用地、非法采矿行为,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500余万元生态修复费的诉讼请求全部得到法院判决支持,目前已执行到位1500余万元,涉案地块修复工程已完成,同时建立了生态修复教育基地。

大兴区检察院针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不达标、设施损毁产生的小龙河水污染问题,推动行政机关累计投资1800万完善硬件设施、投资1200余万用于11个村庄的给水排水改造工程,培育节水意识、减少污水产出量,从源头上助推流域治理与水资源保护。

怀柔区检察院依法办理辖区内6起非法占用耕地建房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案件,及时监督相应主体恢复耕地性质,为守护“耕地红线”提供最坚实的法律保障。

据通报,全市检察机关强化科技赋能,有效助推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北京市检察院打通12345市民热线与12309检察监督热线,研发“公益诉讼检察监督线索智能发现分析研判平台”,共采集相关数据470余万条,精准筛查线索,主动能动履职。

二是借力遥感影像等技术,不断强化科技赋能检察办案。如通过该技术精准发现永定河主河道内被围挡遮蔽的非法倾倒建筑垃圾侵害公益线索。又如,房山区检察院、门头沟区检察院借助遥感影像监测分析报告,推动公安机关追加犯罪事实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三是积极推进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建用工作,先后建用非法倾倒建筑垃圾、非法采矿和洗车行业问题治理等4项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与市交通委、城管委、住建委、规自委等对接建筑垃圾车辆信息、轨迹、在建工程、建筑垃圾消纳场所等数据信息,依托模型发现线索186件、立案55件、制发检察建议19件。

股东减持、高管离职 朗姿股份主业何以为继

青海全面排查震区水库、淤地坝等水利设施

傅聪大使:中方绝不接受以“切香肠”方式掏空一中原则

山西汾酒发布高级管理人员聘用公告

烘焙发酵面食增长 安琪酵母2019年营收上涨14.47%

先锋领航暂停申请公募牌照 将把重心置于合资投顾公司

美国:谷歌搜索与新闻服务赚47亿美元

北约维尔纽斯峰会公报称中国正迅速扩大核武库并使其多样化,外交部回应

LG将推出全新手机品牌

山东青岛新增2例本地无症状感染者

搭建线上预约平台 科兴新冠疫苗更近了

退役军人事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规范》

助力美丽北京建设,全市检察机关5年办理公益诉讼案超四千件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情节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