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从何来?余庄遗址,有重要发现!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作者桂娟袁月明
(图侵删)
国宝画重点丨河南余庄遗址,这厢有“礼”了!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礼之一字,绵延千载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之一
日前,夏文化研究重镇河南省的重要发现
为探索“礼成中原”提供了新材料
余庄遗址
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
是一处距今约4000至4400年的
大型环壕聚落
面积125万平方米
这是目前所见中原地区面积最大的
龙山时期遗址
2021年
余庄遗址被列入
“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
截至目前
已发现龙山时期墓葬90座
其中大型墓葬18座
填补了中原地区
无龙山时期高等级墓葬的空白
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
发掘项目负责人吴伟华介绍
这些大型墓葬
方向一致、面积相近、布局合理
且均随葬成套的陶礼器
器物组合与摆放位置固定
值得一提的是
随葬的陶礼器中
豆、觚以9件、7件、5件成组的形式出现
具有显著礼制色彩
或为后世列鼎列簋制度的源头
吴伟华表示
这是最早以特定数量的列器
作为墓主人身份地位象征的实例
表明影响后世数千年的中原礼制
在龙山文化中晚期或夏初期已经形成
余庄遗址的一系列新发现
为研究中原地区的礼制起源
社会复杂化进程及早期夏文化
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目前,相关考古发掘工作仍在有序进行中
还会有多少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北京启用新国展作为入境旅客低风险人群临时集散点,各集散点要保持相对距离5米以上
江西安驰取得一种电池模组固定用的连接结构专利,满足电池包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
江苏鸿泽取得不锈钢丝绳捻股机张力控制装置专利,能够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情节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