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年,一家亲

xiaofeng
两种年,一家亲

“汤圆煮好了,快来吃!”大年初一早上,索朗巴珍用藏式瓷碗盛好汤圆,端到客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汤圆、聊着天。窗外的八廓街灯笼高挂,巷道里回荡着孩子们的笑声。

两种年,一家亲
(图侵删)

1月29日,大年初一,索朗巴珍在拉萨老城区的家里煮好汤圆递给家人。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索朗巴珍是孙建学的妻子,他们的家在拉萨市八廓老城区里的一座大院内。

1979年,17岁的孙建学离开甘肃老家,背上行囊,来到波密修路,后来又当道班工人,一干就是35年。

“刚进藏那会,春节基本都是在道班里度过的。炒几个家常菜,一瓶白酒,大家围坐一起,就是年夜饭的全部。”他回忆道,尽管条件艰苦,但是一想到自己修的路能让人们回家过年,“心里还是暖的。”

孙建学曾参与过通麦大桥的修建。随着一条条公路、隧道、大桥的修通,西藏与祖国各省份的联系越加紧密,物资进出更加便捷,过年饭桌上的食品也逐渐丰盛了。

“以前过年只能吃到几种菜,水果更少。”他说,如今在超市里随时能买到新鲜的车厘子、火龙果等,随时能和家里人视频通话,很多乡亲也都开车回家过年。

1月29日,孙建学叫上孙子和老家的家人视频拜年。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那条路、那座桥,不只修给别人,也是修给自己的。

在波密修路期间,孙建学收获了家庭,与索朗巴珍结为夫妻。

“小时候在家只知道过春节,结婚以后才知道西藏还有一个藏历新年。”孙建学笑着说。

婚后,他们家每年享受“双倍”年味。

每到春节,贴对联、包饺子、守岁,红红火火迎新春;到了藏历新年,家里要摆上切玛盒,家人穿上藏装,围坐一起吃羊头、喝酥油茶,感受不同的年俗。

退休后,孙建学和妻子搬到拉萨居住。大院里生活的邻居来自全国各地,有藏族、汉族、回族……

“过去大家各过各的节。”孙建学说,多年相处下来,大家的关系也越来越近,很多节日也会一起过。闲暇时间,大家还会结伴去茶馆喝茶聊天。

今年,他特意挑选了一副“乐接新春富贵财喜迎好运平安福”的对联贴在门口,“也向院子里的街坊邻里们送上一份祝福。”他说。

1月29日,孙建学翻看手机上留存的年轻时修路的照片。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新年的阳光洒在八廓街的青石路上,街头巷尾弥漫着过年的喜庆。再过一个月,藏历新年将到来,新年的祝福又会在这里响起……

在这座“日光城”里,两种交融的年俗,汇聚成团结温暖的光芒,照亮每一户人家。(记者蒋梦辰、晋美多吉)

(来源:新华社)

谁来规范无人机飞手培训收费

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深证100调整样本股,11日实施

经济日报:要“拉手”,莫“筑墙”

三部门发文明确中小微企业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延长至年底

结束“逐底竞争”美国呼吁最低企业税

速读202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北京将增加中小学学位2万个

注意!北京昌平半程马拉松举办期间,这些公交线路临时管控

隆平高科拟4.9亿元转让全资子公司德瑞特34%股权

三夫户外前三季度预亏850万元—948万元

酷暑中“送凉”保供——天津高温天气一线观察

中石化易派客平台交易金额突破万亿元

山火扩散 韩国庆尚道等地进入灾难状态

两种年,一家亲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情节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