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403处“坑”,平了!

xiaofeng
石景山403处“坑”,平了!

北京石景山

石景山403处“坑”,平了!
(图侵删)

“小治理”推动“大变化”

经过细致的施工改造

截至11月9日

石景山区道路沿线403处

“骑沿井”完成“微创手术”

改造完成后的“骑沿井”

与人行步道完美融合

更加平整美观

行人出行也更加安全便利

在城市道路上,经常可以看到被称为“骑沿井”的下凹式管井。这种管井通常在人行便道和非机动车道交会处,大多呈现出下凹式的弧形或者方形缺口。这样约定俗成的做法,可能让路沿缺口变成“陷阱”,行人如果不注意,就容易踩空崴脚或者摔倒,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弧形、方形缺口

此前由于没有统一的改造标准,针对这一问题,石景山区市政所最初考虑把管井周围的弧形便道用特制材料涂成夜光的形式,如此一来,在缺少路灯的便道就会非常醒目,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安全事故。但通过调研后发现,辖区内缺少路灯的便道并不多,如果这样改造,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最终,市政所决定积极尝试新工艺新材料,通过在井盖上方安装可开启式检查井盖板,完美实现了井盖板与人行步道的齐平衔接,既保证了人行步道的连续和完整,同时又不影响检查井的正常使用和维修,还有效杜绝了道路安全隐患。

“骑沿井”盖板整体为球墨铸铁材质,盖板和底架之间由可移动挂钩合页连接,可180度翻折,内部有一个类似于插销的装置,遇到紧急情况很方便拆卸。

石景山作为全市最早实施

“骑沿井”治理改造的城区之一

2021年4月

石景山区改造工作启动。市政所对辖区内政达路人行步道实施了第一批“骑沿井”试点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改造前

改造后

2022年5月

石景山区“骑沿井”治理经验成为全市推广的样本。

2022年10月

为落实北京市城管委关于组织开展“骑沿井”问题排查建账的通知要求,市政所开展了细致排查,经统计,区管道路范围内共有428处“骑沿井”,涉及道路100条。

改造前

改造后

2023年3月

为深入推进“疏整促”专项行动工作任务,开展城市家具精细化规范治理提升工作,着力完善城市步行设施,市政所陆续对区属城市道路范围内的428座“骑沿井”实施专项治理改造,全部安装可开启式检查井盖板。(往期回顾)

改造前

改造后

2023年11月9日

除少数因特殊情况暂时无法实施治理外,其余全部治理完毕,石景山共计治理“骑沿井”403处。

改造前

改造后

如今,无论是在阳光和煦的清晨还是灯火通明的夜晚,出行的人们都能发现石景山区的人行步道变美了,行人出行无障碍了,安全平整、功能完备的人行步道持续传递着城市温度、民生温度。

改造前

改造后

石景山通过治理这类道路“小问题”,来解决百姓安全出行的“大问题”。改造虽然只是一个细微之举,但却充分体现了城市道路建设的科学化与人性化。除了惠及百姓,其意义还在于能在完善道路施工行业标准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下一步,石景山区市政所会及时开展回头看,加强道路动态管理,对治理改造过的“骑沿井”盖板进行定期检查,不断巩固治理成果。还要加强与其他地区同行业领域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市政设施管养水平,为百姓提供安全可靠、功能完善、品质优秀的市政基础设施,推动石景山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推进“品质之城”建设。

扫雪铲冰、“暖心小分队”……多部门精细服务 保障群众安全出行、温暖过冬

雷沃重工取得工程机械一体翻转式机罩专利,简化机罩开启过程

北京亦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来到家门口举办新年音乐会

2月我国制造业PMI为49.2%

新希望: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8亿元,用于升级现有猪场及偿还银行债务

电影《三贵情史》:对“暗箱”传统的回归和拓新

“小网点”撬动“大民生”!安徽铜陵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

预计突破1.4万亿斤!希望的田野唱响“丰收曲”

甘肃裕河:“美猴王”下山_1

港股异动丨华润啤酒绩后连续第二日上涨,股价创逾4个月新高

中国移动投入1600余台“和对讲”为杭州亚运会提供通讯保障

房山:解决群众“难言小事”,132座移动公厕紧急运抵11乡镇

石景山403处“坑”,平了!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情节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