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大化所新型光热电探测器研究取得新进展

xiaofeng
中科院大化所新型光热电探测器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姜鹏研究员、包信和院士团队在新型光热电探测器开发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中科院大化所新型光热电探测器研究取得新进展
(图侵删)

光热电探测器是基于光热转换和热电转换两个基本能量转换过程的一种探测器。当光照射在热电材料的一端时,光能经过光热转换首先转化为热能,从而在热电材料两端建立温差(ΔT)。在温差的驱动下,载流子会向冷端扩散(即热电转换中的Seebeck效应),进而在材料两端建立电势差。

光热电探测器具有自供电、非制冷、响应波长范围宽等优点,在光探测、红外热成像、温度监测等军用、民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光热电探测器的响应度正比于材料的Seebeck系数(S)和材料两端的ΔT。传统光热电探测器采用的是Seebeck系数较低(通常小于200μV/K)的传统热电材料,例如Bi2Te3、Sb2Te3等,为了提高响应度,通常需采用微加工工艺来构造阵列结构,这显著增加了制备工艺的复杂性,提高了产品成本。

研究团队突破传统热电材料体系的限制,采用了具有较高室温Seebeck系数(约1000μV/K)的钛酸锶(SrTiO3),同时借助SrTiO3在长波红外大气窗口(8~14μm)的声子吸收来增强光热转换效率。结合这两个优势,单个SrTiO3光热电元件在10μm波长附近的响应度可达1.2V/W。进一步研究表明,SrTiO3光热电探测器的响应波长可从深紫外延伸至远红外,可承受光功率密度可以达到103W/cm2。

本项研究为开发新型高性能光热电探测器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参比传统光热电探测器,SrTiO3光热电探测器价格便宜,环境友好,耐高温,器件性能优异且制备工艺简单,表明SrTiO3光热电探测器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价值。(刘万生陆晓伟)

相关链接doi.org/10.1038/s41467-018-07860-0

来源:科学网

中华交易服务中国香港内地指数下跌0.24%,前十大权重包含比亚迪股份等

智能制造与文化创新的融合之道——卡游入选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新质生产力智能制造典范”

第一届全青会开幕在即,超忙的“小青芒”辛苦啦!

避险投资热潮起,黄金连续创新高,“数字黄金”比特币为何跑输了

毕业生成暑期旅游生力军 多地景区宣布免预约

经济日报:如何看待服务零售额同比增20.3%?

“青年科学家百城行”走进哈尔滨活动成功举办

营收净利双增 青岛啤酒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8.07%

第六届两岸社会保障论坛在厦门举办

《蜀道哪儿难嘛》古风轻动漫版发布

「大国基理」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党建+街区” 金街游玩新体验

良品铺子首份年报:研发费用增幅超销售费用 零食企业忙“上新”

中科院大化所新型光热电探测器研究取得新进展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情节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