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经济关系进入"最佳阶段" 南海争议不是主流

xiaofeng
中越经济关系进入"最佳阶段" 南海争议不是主流

参考消息网8月1日报道《菲律宾每日询问者报》网站近日报道称,越南已经成为中国在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2018年中越贸易额逐月均超过100亿美元。

中越经济关系进入"最佳阶段" 南海争议不是主流
(图侵删)

报道称,今年上半年,中越双边贸易同比增长28.8%,这一数字超过了中国在东盟另一规模相近的贸易伙伴马来西亚15.5%的增长率。此外,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胡锁锦还表示,中国2017年对越投资协议金额达21.7亿美元,为历史最高水平。他认为这是两国经济关系的“历史最佳阶段”。

分析认为,尽管近年中越不时因南海问题出现摩擦,但经贸领域一向较为密切,当前全球贸易局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越贸易的日趋紧密。中国对越投资持续增加更多支撑了双边贸易的大幅增长。

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教授李金明在接受参考消息网采访时表示,中越自然条件上仅一水之隔,边境贸易具先天优势。越南在经济上同中国搞好关系,对其自身社会经济发展也会起到重要作用。所以越南同中国发展贸易基本保持了较高的增长,一般都会比东南亚其他国家要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者骆永昆告诉参考消息网,中越贸易起飞从2013年就已初见端倪,在2015、2016年出现了质的突破,目前中越贸易正处在高速增长阶段。

他说:“中越经贸往来增加的原因还在于投资。比如中国在越南投资建厂,就可能使当地拥有原本不具备的某些生产和出口能力,从而带动来自越南的产品出口到中国。这种投资的增加还是源于‘一带一路’的启动,更多中国企业去往东南亚投资。”

相比经贸往来,南海问题在中越关系中似乎更受瞩目。不过舆论也注意到,2016年以来,通过中越双方各种层级的互访与磋商,双方一致同意管控分歧防止南海问题失控,并同意加强经济合作,南海问题在两国关系中的热度不断降温。

李金明表示,中越在经贸方面一直保持增长,但南海问题是长期历史问题,受到多重因素影响,长期而言不容易跟经济上的热络直接挂钩。骆永昆则进一步指出,虽然现在南海问题不时遭到翻炒,但是因为有经贸、投资、“一带一路”合作的升温,经贸关系仍然是中国-东盟关系的主流,而且是一个主要的推动力。

据悉,2017年,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超过5100亿美元,其中仅越南、马来西亚两国去年同中国的贸易额就已合计约2000亿美元。作为对照,2017年中美贸易额为5800多亿美元。中国同东盟的经贸联系之活跃可谓实至名归——要知道,大部分东盟国家都相对不发达。

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已有15年。舆论认为,通过发展多边贸易体系、促进投资和人文交流等,双方多年来成功扩大了信任。互利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不会因为局部问题而受干扰。

责编:刘素素

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启动

光明乳业: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1.72亿元,同比下降8.07%

乌鲁木齐:大巴扎里过大年

香江观澜:强化内联外通 香港更“吃香”

最高降至25%,DeepSeek启动错峰优惠活动

华工科技收盘上涨1.98%,滚动市盈率40.37倍,总市值456.40亿元

MLF续作量缩价平 7月LPR大概率持稳

百元股再扩容 夏厦精密上市首日突破110元

江西交工装配制造申请建筑物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设备专利,使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更高效

南钢股份收盘上涨1.05%,滚动市盈率13.40倍,总市值296.54亿元

辽宁能源(600758)3月2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630.26万元

“男神”彭于晏成为红星美凯龙全新品牌形象代言人

中越经济关系进入"最佳阶段" 南海争议不是主流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情节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