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讯(实习生李彦松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李晨赫)在4月1日举行的以“新时代的国家与区域发展”为主题的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2018年年会上,与会专家为区域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国务院参事杜鹰指出,区域经济分化存在客观性和必要性,既不能大惊小怪,也不能漠然处之,应该有效地控制分化,因势利导地引导分化。杜鹰直言,这几年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十几年来板块内部分化和差异性发展显著的一个阶段。例如四大板块地区经济增速差异明显。以东北地区为例,经济增速从2008年居四大板块之首到2016年增速只有2.5%,跌到谷底,分别比西部、东部和中部慢了5.8、5.5和5.1个百分点。同时,南北分化也比较明显,2013年以来,我国南方与北方经济增速的差距由2013年的0.6个百分点扩大到2017年的1.4个百分点,总体呈现出全国经济增长南快北慢和经济增长占比南升北降的格局。
杜鹰认为,在保持区域经济发展势头不逆转的情况下,应有效地控制分化,因势利导地引导分化。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研究,把区域分化的原因分析透。在重点研究广东、浙江、江苏等转型成功地区的经验与方法以便其他地区学习推广的同时,还要重点研究转型困难的问题地区,更加深入地剖析问题所在,大力促进他们的转型升级。其次要坚持目标导向和施策的针对性。问题地区的问题有很多,要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给予一定的支持政策。同时,不能因为现在出现了局部区域差异大的现象,就出现“抑中助西”、“抑南助北”的现象。“只有转型快的地方充分发展,这个蛋糕才能做大,我们才能更有力量去帮助那些问题地区。”杜鹰说。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则提议通过在不同地区实施差异化政策,发挥区域经济优势。迟福林说,推动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点和难点大部分集中在服务贸易领域。因此,应在东部地区实施更加高水平的服务贸易开放,提升东部地区在扩大开放中的引领作用,例如广东在服务业开放方面先行先试,上海在金融方面突破。
他建议,以服务贸易为重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进程。他说,从现实情况看,相比于港澳地区,广东在服务贸易发展中的短板比较突出。2016年广东GDP是新加坡的2.9倍,香港的2.7倍,而同年广东服务贸易规模仅为新加坡的35%,香港的85%。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仅为13.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比新加坡低将近20个百分点。所以,当前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条件比较成熟。
迟福林还建议,研究如何在东部地区率先实现服务贸易项下的自由贸易政策。从不同区域的区位、资源优势出发,支持具备条件的东部地区率先实行旅游、健康、医疗、文化教育、金融等产业项下的自由贸易政策。
杜鹰同时指出,要注意发挥区域间的良性互动。不管是转型好的地区还是不好的地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也都有自己的短板,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使两者的要素和资源有效交换,有些问题就会更好解决。要致力于建立全国统一的资本市场和商品自由流动的市场。
经济部
武汉华星光电申请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专利,提高阵列基板的透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