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代丽丽张楠王天淇
护栏倒了、花田秃了、保安崩溃了……原本美美的奥森粉黛花海,被蜂拥而入的游客踩踏之后成了“杂草”;紧接着,朝阳公园的波斯菊花田又被踩秃。近日,两起“花海被毁”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在人们纷纷指责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同时,也有市民和专家呼吁:既然众多游客有拍照需求,园方为什么不能换位思考,在景观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多为游人“沉浸式”赏花留出拍照打卡的通道、点位呢?
现象:隔离绳躲不开想拍好片儿进花丛
昨天,记者来到奥森公园北园的粉黛花海,只见工人们拿着镰刀正在清除粉黛。地上的粉黛也早已不是当初摇曳生姿的模样,大片大片的植被倒在地上,几乎与杂草无异。
即使这样,仍有大批游客进入花海,寻找残存的粉黛合影。“怎么都给清除了呢?多可惜呀!”有游客问道。一旁的保安回答:“都给踩坏了,只能割了。”
拍照打卡为什么非要进入花丛中呢?站在隔离绳和栏杆外面拍不行么?
在朝阳公园波斯菊花田等几处公园,记者发现了原因。
公园设置的粗绳子基本都拦在半人高的位置,游客不管是站着还是蹲着取景,都会把隔离绳拍进照片里。尝试了多个角度仍无法避开隔离绳后,一些游客索性从隔离绳下钻过,直接站进了花丛中。记者发现,如果站在栏杆外以花田为背景拍照,在这种“硬隔离”下,的确很难拍出“沉浸式”赏花的美景。
便民:小径“隐身”花海受欢迎
“要是能在花丛中多开辟一些网格化的小径,让游客有个最佳取景位置就好了。”爱拍照的“95后”姑娘楠楠说。她曾去过一处名叫京城梨园的郊野公园,“我最喜欢那里的油菜花田,能走到花田里去,拍照效果特别好。”
楠楠告诉记者,京城梨园的油菜花分区域种植,每一片规模都不小。难得的是,花田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条几十厘米宽的田垄,能让市民走到花田里去,和油菜花近距离接触。“这个特别人性化,你能走到花儿跟前去,就可以拍近景,有这么一条小道儿,大家也都挺自觉地只走到这里,不再往花丛里走。”楠楠说。
支招:被踩的“缺口”往往就是“最佳观景点”
花海景观屡被游客踩踏,也引起了汉嘉设计院景观所所长于波的关注。“其实,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赏景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于波说,比如,过去手机相机没有那么普及,人们逛公园主要就是赏景,但现在人们去公园,除了赏景,还有拍照、晒图的需求。这就需要景区在进行景观布置的时候“向前一步”,提前为游客设计好拍照打卡的路径和点位。
于波说,为了避免游客进入花海随意踩踏,景区可以根据花田的尺寸,在花田中提前预留出10%至15%的空间,设计出一些可供游客穿梭花海的步行路径,甚至可以搭建可从高处观景的木质栈道,将游客引入正规游览路线。“我去山东一个景区考察时也发现他们种植了一片粉黛乱子草。”于波称,为了引导游客有序观赏,景区在花海中设计了多条1米宽的碎石小径,巧妙地将花海分割成不同的片区。游客踏上小径,很快就“隐身”在花海中,满足了人们沉浸式拍照打卡的愿望。
“而一些屡屡被踩踏的地方,可能恰好就是游客们发现的最佳拍照打卡点位。景区不妨在花田里提前设定多处‘最佳观景点’‘最佳拍照点’,人为地将游客吸引到指定点位拍照打卡。”于波表示,比如一些花田的边缘,被游客踩踏出了“缺口”,景区正好可以利用这些凹进花丛的空间,摆放造型座椅、心形拱门、秋千、风车等景观道具,让人置身“缺口”内,拍摄出花丛环绕的效果。
在为花田设计隔离围栏时,则可以采用竹、木等原生态材料,避免使用简单生硬的绳子、带子来进行隔离。于波称,景区可以采用高度在30至60厘米不等的竹篱笆或低矮的木栅栏,对花田及其小径进行隔离,田园风的围栏即使被游客拍进照片中,也不会显得过于突兀。
全国股转公司:对精选层专门建立异常监察指标 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打击
中国星集团(00326.HK)3月21日收盘上涨24.0%,成交1461.22万港元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蒲淳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