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吴娜
海淀区学院路街道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辖区内高等院校林立,科研院所集聚,老侨人数众多,新侨和归国人员日益增加。
为进一步凝聚侨心侨力,健全为侨服务体系,搭建侨界创新交流场景,12月22日,海淀区学院路环高校创新街区“侨之家”在氪空间(学院8号)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北京市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晓菲,海淀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刘珍,北京市侨联(兼职)副主席、海淀区侨联主席石岳,学院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康云,海淀区侨联副主席陈建敏,塔院股份社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翼亮,学院路辖区五所高校侨联代表、海归青年代表、投资机构代表6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中,海淀区海联会副会长、氪星创服董事长董博发布2024年“侨友汇”服务体系,依托学院路环高校创新街区创新资源和氪空间(学院8号)创新中心多维度服务功能,打造“1+1+N”创新服务体系,即“侨友汇人才库”+“侨之家”+“侨友汇”青年交流系列沙龙活动服务体系,通过联动科技服务机构、国际创投机构、行业协会、高校和基层侨联组织等资源,为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和归国留学人员搭建跨界交流、资源对接、推进合作的平台。
氪空间(学院8号)创新中心是学院路环高校创新街区重要的创新点位,也是首都国际人才社区链接创新人才的重要节点,拥有青年科学家会客厅常态服务场景,周边产业资源集聚、科创生态丰富、大学氛围浓厚,为一批批青年人才提供了展示才华、交流思想、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的综合服务平台。“侨之家”落地氪空间(学院8号)创新中心,将成为团结广大侨胞和服务侨企发展的重要阵地和载体、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场景样板、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可信赖的团结之家、奋斗之家、温暖之家。
康云表示,学院路街道将进一步探索创新机制,调动各方资源,发挥好基层“侨之家”阵地作用,打造侨务工作特色品牌,做好侨青创新创业服务,积极传递侨智侨声,解决侨胞急愁难盼问题,促进侨界人士了解海淀、扎根海淀,切实当好广大侨胞的贴心人,成为侨务工作的实干家。
李晓菲指出,此次在氪空间(学院8号)创新中心建立“侨之家”平台是对侨联组织改革与建设的又一次探索,相信通过“侨之家”系列活动,协同周边高校侨联,将助力学院路街道基层侨联组织转起来、强起来、活起来,对于广泛团结联系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和留学人员、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为进一步发挥区域高校云集的资源优势、加强校地联合,活动为中国农业大学侨联、北京科技大学侨联、北京林业大学侨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侨联、北京语言大学侨联等高校侨联代表发放“侨之家”入驻邀约“钥匙”。
今年前5个月北京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448.8亿元,支付赔款6.4亿元
2024年中国出口到“一带一路”国家汽车商品累计金额1360.2亿美元,同比增长16.2%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申请一种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的知识图谱表示方法和表示平台专利,提高了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文本中的实体识别的准确率和知识图谱构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