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最新研究显示:这颗近地小行星源于月球特定撞击坑

xiaofeng
清华最新研究显示:这颗近地小行星源于月球特定撞击坑

近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宝音课题组发布研究成果:我国即将开展的“天问二号”任务的目标小行星2016HO3(“振荡天星”)来自位于月球背面的布鲁诺撞击坑。该成果首次将近地小行星与月球特定撞击坑建立动力学关联,并预测了一类尚未发现的月球起源小行星家族,对于近地小行星起源演化研究和我国未来行星探测工程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清华最新研究显示:这颗近地小行星源于月球特定撞击坑
(图侵删)

“振荡天星”2016HO3是一颗奇特的地球“小月亮”,它在绕太阳做轨道运动的同时也与地球伴飞“共舞”。这颗小行星是我国于2025年即将开展的“天问二号”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的探测目标。地面观测数据显示,其反射光谱更接近阿波罗计划获得的月球样品,而迥异于常见小行星。

这一独特特征启发研究团队的猜测:2016HO3是否是一个月球撞击碎片?可能来自哪个特定的撞击坑?于是,团队结合撞击动力学结论和月表撞击坑数据,建立了月球撞击产生的高速逃逸碎片和撞击坑尺寸间的定量关系,锁定了可能的源撞击坑直径范围;考虑近地小行星的轨道动力学寿命约束,通过月球逃逸碎片的长期轨道演化研究建立了从撞击溅射到长期轨道演变的完整动力学路径,在月球表面数以万计的大型撞击坑中确认了“年轻”的布鲁诺撞击坑是2016HO3起源地的动力学可行性和唯一性。

研究证明,2016HO3小行星代表了一类不同于经典小行星的新群体,未来“天问二号”任务有望对相关研究结论提供进一步验证。

日前,相关研究成果以“振荡天星的太空之旅:从月球布鲁诺撞击坑到地球1:1共振轨道”为题,发表于《自然·天文学》杂志。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何蕊

编辑王雯淼

流程编辑刘伟利

鼓励“三新” 北京民间投资拟再放开

“十四五”时期如何让外资企业放心在华投资?国家发改委回应

拒收现金问题反弹 央行再出大招规范

暴雨袭长沙:地铁多条线路停运,部分地段积水严重

北京金融局副局长赵维久:四举措支持更多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壮大

安奈儿2020年净利润预降206.84%-225.84%

美国皮尤中心称66%的美国民众对华持负面看法,外交部回应

重庆:所有景区、酒店、民宿实行14日行程查询和健康码准入制

世卫组织:预计国际专家小组的其他成员将于周末抵达中国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申请用于电动车辆的换挡器总成专利,允许换挡器手柄在预定虚拟路径中移动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发言人: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 开启地区治理新篇章

广东省博物馆开启暑期夜游模式

清华最新研究显示:这颗近地小行星源于月球特定撞击坑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情节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