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综合治理网络暴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xiaofeng
光明日报:综合治理网络暴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光明网-《光明日报》|作者何立军

光明日报:综合治理网络暴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图侵删)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网络暴力行为的适用刑法作出指引性规定。

网络暴力不仅形式多样、数量巨大,而且跨越时间、空间和人群。治理网络暴力,既需要政府、平台、网民共同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互结合,更需要各方主体、多种手段协同配合,形成“惩”“防”“治”治理合力,构建综合治理大格局。

司法机关协同配合,破解网络暴力侵权行为认定难、取证难、立案难、诉讼难问题。网络暴力行为参与者众,匿名性强,普遍存在调查取证对象范围广、体量大,行为定性难等问题。《意见》在明确网络暴力具体罪名和法律责任的基础上,规定了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打击网络暴力犯罪上的立案取证和公诉职责。相关部门应根据《意见》做好配套制度建设工作,积极作为、主动介入、相互配合,在证据标准、程序适用上加强沟通,形成办案合力,发挥好刑法在网络暴力治理中的震慑作用和底线保障功能。

网络服务提供平台协同配合,履行好发现、处置网络暴力的义务和责任。作为网络信息产生地与集散地,网络服务提供平台是网络空间的“一线管理者”,发挥着网络信息“把关人”的作用,理应承担起治理网络暴力的义务和责任。《意见》不仅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平台依法为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取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协助,同时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督促网络平台配合相关部门防控网络暴力犯罪风险。网络服务提供平台应按照法律要求,利用平台技术优势,建立健全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追责的全过程、全链条防治机制,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网络暴力监测情况,并根据法院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决定删除、屏蔽违法网络信息。对于被侵权人提出的取证请求,平台也应依法合规提供相关证据。

网民参与配合,依法文明理性上网。网络暴力主要以网民群体行为失范的形式表现出来,背后的根源则是网民道德伦理责任错位、法纪意识淡薄和网络素养不足。因此,应以广泛开展网民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网络素质教育为抓手,提高网民道德伦理素养、法治素养和网络素养,从源头上铲除网络暴力滋生的土壤。各级各类群团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面向社会开展不同形式的网民教育。各级各类媒体应设置专栏,常态化开展网络道德伦理、法律法规、信息安全宣传,向全社会倡导文明理性上网。各级各类学校应将科学、文明、安全、依法使用网络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网络文明教育。社区(村)应当教育引导居(村)民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并将依法用网、文明上网写入居民公约和村规民约。

作者:何立军(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研究员)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03日02版)

油价四连降!今日24时起,加满一箱油省13.5元

共享单车围城公共自行车如何突围 针对中老年定向推广

一汽牵手移动布局智能网联

以“绿色之笔”描绘美美与共新图景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董事长李强任职资格获批

京东国际启动“黑五购物季”

央行开展4870亿元逆回购操作 利率不变

Colonial重启油管网络 美国汽油荒待解

今年前8个月工银亚洲为港企办理对非贸易融资逾20亿港元

汇通控股收盘上涨1.41%,滚动市盈率30.18倍,总市值50.68亿元

澳大利亚总理表示希望澳在外国投资规划、技术、人权等方面的界限得到尊重,外交部回应

被责令改正 普利制药开盘大跌

光明日报:综合治理网络暴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情节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